中国老舍研究会网站

中国老舍研究会网站 首 页 关纪新《老舍与满族文化》电子版
订阅

关纪新《老舍与满族文化》电子版

《老舍与满族文化》书首絮语
在20世纪中国文坛上出现的众多优秀作家里面,老舍,也许是最为广大读者民众所熟知的。他的贫寒出身、他多产的创作生涯、他的诸如《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之类极得大众好评的作品,乃至于那 ...
2013-12-1 00:00
第一章 京师旗族的家庭出身对老舍的人文模塑
老舍是个满族人。这一点,在各类文学读本中均有交代。那么,“满族”二字,对于作家老舍来说,是否只是意味着他在户口簿一个具体栏目的填写上跟我们身边的大多数人有所不同?这个问题,恐怕很少有人认真想过。
2011-12-1 09:57
《老舍与满族文化》写作主要参考文献
□《老舍全集》// 老舍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老舍作品中的北京话词语例释//杨玉秀//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4.5  □老舍研究资料 (上、下) // 曾广灿、吴怀斌编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85.7  □老舍评传 // ...
2009-1-27 21:57
第八章 老舍对满族及中华文化的忧思与自省
《老舍与满族文化》第八章老舍对满族及中华文化的忧思与自省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当中,历史作为较为突出且际遇尤其跌宕者,恐非满族莫属。其作为与际遇之造成,应当讲,都是既有客观原因,更有主观原因的。  就主 ...
2009-1-27 21:56
第七章 老舍文学艺术之中的满族文化调式
《老舍与满族文化》第七章老舍文学艺术之中的满族文化调式   “调式”,本是乐理知识当中的一个基本概念。1即便不大懂得乐理的音乐聆听者, 也时常能够大致分辨出某首乐曲出自于较熟悉的那个民族,主要原因就在于它 ...
2009-1-27 21:53
第六章 满人的语言天分与老舍的烹炼琢磨
《老舍与满族文化》第六章满人的语言天分与老舍的烹炼琢磨   20世纪的下半叶,世间开始习惯地把大众型北京文化,唤作“京味儿文化”。而在 这种全景观多侧面的“京味儿文化”当中,最具文化的播散力和渗透力、最教 ...
2009-1-27 21:50
第五章 老舍赖以托足的满族文化艺术沃壤
《老舍与满族文化》第五章老舍赖以托足的满族文化艺术沃壤   老舍出身贫寒,“童年习冻饿”,勉强得以存活,特别是在父亲战死、寡母于万般劫 难之下把连他在内的子女们拉扯成人的日子,亲友断不敢设想他后来能成为 ...
2009-1-27 21:49
第四章 故土难离,相知不弃——老舍的京旗及北京情结
《老舍与满族文化》第四章 故土难离,相知不弃——老舍的京旗及北京情结   从打有了作家老舍,人们就在不停地议论他与北京这座城市的关系。一经涉及到“老舍与北京”这个话题,差不多是熟悉得连老少妇孺各界人等 ...
2009-1-27 21:46
第三章 满族伦理观念赋予老舍的精神烙印
《老舍与满族文化》第三章 满族伦理观念赋予老舍的精神烙印   正如前文所介绍的那样,本质意义上的满洲族,是一个在中国古代史上出现偏晚的民 族,该民族以“满洲”之称名世是在17世纪中叶的事情。他们在中国的封建 ...
2009-1-27 21:45
第二章 20世纪满族社会变迁对老舍民族心理的制约
《老舍与满族文化》第二章 20世纪满族社会变迁对老舍民族心理的制约   清末民初,满族社会经历了巨大变迁。我们甚至用“天翻地覆”、“沧海桑田”来形容它,也不为过。  1911年的辛亥革命,不单结束了中国这个古 ...
2009-1-27 21:43

Archiver|手机版|中国老舍研究会 老舍学网站 ( 工信部 京ICP备15044481号 公安 11010802029916 )

GMT+8, 2023-4-2 03:23 , Processed in 0.027401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Licensed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