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舍研究会网站

“湖北隆中,声名更大”——关于抗战期间老舍来襄樊的前前后后

2014-1-30 10:11| 发布者: 老舍学| 查看: 1033| 评论: 0

摘要: “湖北隆中,声名更大”——关于抗战期间老舍来襄樊的前前后后 -------------------------------------------------------------------------------- 作者:刘诚言 来源:www.laoshexue.com 发布时间:2006年08月2 ...


“湖北隆中,声名更大”——关于抗战期间老舍来襄樊的前前后后
 

--------------------------------------------------------------------------------
 

作者:刘诚言 来源:www.laoshexue.com 发布时间:2006年08月29日 www.laoshexue.com
 
 

 

  今年,是老舍先生诞辰107周年,今年8月是老舍先生投北京太平湖、含冤辞世整整40周年,今年8月是老舍先生来襄樊67周年,今年8月也是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1周年。在这个具有多重特殊意义的日子里,我们追忆老舍先生抗战期间来襄樊的足迹,重温他饱蘸爱国主义墨汁,用如椽大笔所写的《老河口》、《襄樊》两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以表达我们对老舍这位文坛巨匠的深情缅怀。

一  老舍为什么会来襄樊

  老舍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人民艺术家,他永远心系广大的人民群众,而对日本侵略者嫉恶如仇。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全国性抗战开始,当11月济南即将沦陷时,老舍因二女儿刚出生,就不得不于11月15日毅然离开妻小,独自挤上南下的最后一列火车,经泰安、徐州、郑州,于18日到达汉口,投身到全国文艺界的抗日大军之中。

  全国的文学艺术家原来分为好多的团体和派别,并具有各自不同的政治倾向,1938年初,全国所有爱国的文学艺术家们,不论过去的政治信仰和文学派别如何,都云集到了武汉,为了统一抗战的需要,决定成立一个文艺界统一的全国性组织,通过几次筹备会议之后,"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直到抗战胜利后改名为"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于1938年3月27日在汉口正式成立,老舍在《入会誓词》里表达了他誓为民族的解放事业献身的炽热感情,他说,假如我死了,"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刻上:'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在4月4日的理事会上大家一致主张不设理事长或主席,于是,老舍当选为常务理事和总务组组长(后改称总务部主任),从此,老舍主持"文协"的工作长达七年之久,直到抗战胜利。

  如此重任,为何要老舍来担任呢?因为他具备了以下三个条件:其一,当时"文协"的作家中,从政治倾向讲有共产党的和国民党的,从文学派别看有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太阳社的,有现代派、象征派的,有复古派、"鸳鸯蝴蝶派"的,有"左联"的和非"左联"的等等,为了抗战他们走到一起来了,但是要哪一党、哪一派的"当头",对方都会犯嘀咕,唯老舍什么党、什么派都不是,所以由他"当头"方方面面都没意见;其二,在此之前老舍刚完成颇具影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的写作,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坛上的重量级地位;其三,老舍为人厚道,乐善好施,人缘关系好,极具亲和力等等,所以被委以重任。

  "文协"的成立大大激发了爱国作家们的抗敌热情,大会上老舍朗诵了一首七律《贺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三月莺花黄鹤楼,骚人无复旧风流。忍听杨柳大堤曲,誓雪江山半壁仇!李杜光芒齐万丈,乾坤血泪共千秋。凯歌明日春潮急,洗笔携来东海头。"郁达夫闻之即唱和一首:"明日清风庾亮楼,山河举目涕新流。一成有待收斯地,三户无妨复楚仇。报国文章尊李杜,攘夷大义著春秋。相期各奋如椽笔,草檄教低魏武头!"他们的诗作博得与会者的齐声喝彩,一时被传为佳话。

  在武汉面临沦陷之际,老舍随"文协"总部于7月30日离开武汉,经宜昌(在此滞留一周),于8月14日到达重庆。当日军轰炸重庆时,老舍说:"如果日寇从南边打来,我就向北边走,那里有嘉陵江,滔滔江水便是我的归宿!""嘉陵江又近又没盖儿"!表现了老舍在强敌临头而舍生取义的凛然浩气!1939年5月21日"文协"理事会决定由老舍、胡风、王平陵、姚蓬子等分别参加慰劳总会南北两路慰问团,慰问国统区和部分解放区的抗日军民。

  老舍参加的全国慰劳总会北路慰问团,于6月28日由重庆出发,"此行南起襄樊,北迄五原,东达洛阳,西抵青海,行程一万八千五百里",行程路线大约是成都、剑门、广元、汉中、宝鸡、西安、潼关、洛阳、叶县、南阳、老河口、襄樊;再返回西安到延安、绥德、榆林、平凉、兰州、西宁、武威(古凉州)、宁夏,后又从西安经成都于12月9日返回重庆。

  老舍一行到达河南南阳的时间是8月1日,他后来在《南阳》一诗中最后写道:

  湖北隆中,声名更大,
  英魂若有知,到处为家,
  把鞠躬尽瘁的精神播殖到普天下!

  以上诗句,在1993年10月老舍夫人胡絜青来襄樊时,还专门书赠给了襄樊学院(原襄阳师专)图书馆。

  8月3日开始在老河口慰问,为时一周,后来写了《老河口》一诗;大约8月11日到达襄樊,住在樊侯祠或与之毗邻的旅馆,后来写了《襄樊》一诗。这次一路慰问所搜集、记录的见闻、资料、数据,回重庆后都写成一首首新诗,原计划写一万行,但因为健康和忙于创作话剧等原因,最后写成27首,共3000余行,收集在1942年5月出版的《剑北篇》里。

二  读老舍《剑北篇》之《老河口》

  老河口,在汉江上游的北岸,原为光化县,后改老河口市,建国后的一段时间内,其人口与襄樊相当,为襄阳行署所辖,后来是襄樊市所辖的一个县级市,所以我们把老舍到老河口放在"老舍来襄樊"的行程之中。

(一)到老河口和写《老河口》

  老舍所在的慰问团,于1939年8月3日到达老河口,活动时间达一周之久,这在老舍这次整个的慰问行程中还是不多见的。老舍为什么会在这个规模不大、人口不多的老河口停留的时间较长呢?其原因:一是当时在中原乃至长江中、下游一带,先后被日军占领或遭日军轰炸,襄樊以北,我抗日军民在鄂豫交界的桐柏山一带抗击日本入侵者,襄樊以东,当时的国民军正以随(县)枣(阳)之战大规模地抗击日军,这样老河口的局面就相对平稳;二是以李宗仁为司令长官的第五战区司令部就设在老河口,于是这里就成为中原一带抗击日军的大本营和总指挥部,随时可供了解抗日前线的战况;三是基于以上的原因,当时我国北面和东面的老百姓,包括商人、艺人等等,都纷纷流落、避难来到老河口,因此这里一时间也就呈现出战时和暂时的"繁荣",而被人们称之为"小汉口"。

  综上所述,老舍一行在这里,既可以直接了解到难民们,在战时后方的生活现状和精神状态,也可以从他们中间了解到华北、中原和华东沦陷区的情况,同时老河口作为一个时段和一个地域中,抗击日军的大本营和前哨阵地,他还可以比较快捷地了解到抗日前线的战况,所以老舍在这里停留的时间较长。这些在老舍的《剑北篇·老河口》一诗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老舍《剑北篇》里的每一首诗,都不是在慰问过程中就地写成的,而是在慰问活动结束之后回到重庆,于1940年2月中旬开始创作的;也不是所到之处都写有诗歌,如在延安的活动就没有用诗歌来反映,而写得最多的却是西安和洛阳;也不是《剑北篇》中的每一首诗都是在本诗集结集时才发表的,有的单篇写成后就及时在报刊上发表了,而有的则仅见于本诗集中,如《剑北篇》之《老河口》,就发表在1940年6月22日《新蜀报》"蜀道"副刊第152期上,而《襄樊》就没有写成后即单篇发表的记载。

  在谈到关于《剑北篇》的写作时,老舍说,他对"文艺的各种形式都愿意试一试",

  《剑北篇》是对于新诗的一种尝试,是"旧诗新写",是"要把长途旅行的见闻作成有诗为证",行文力求通俗,每句都押韵,并富于音韵美。以上老舍新的艺术追求,也充分地体现在他的《老河口》和其它的诗作中。

(二)中华儿女精神不倒

  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之所以矗立五千年而不衰,就是因为我们民族具有一种有如泰山般的坚不可摧、坚韧不拔的精神,这在《老河口》中可以说就做到了"有诗为证"。1939年的侵华日军,其气焰是最嚣张的时候,但在老舍的笔下,尽管老百姓是从日寇的炮火中和屠刀下流落到老河口的,但人们没有丝毫恐惧的神色,他们当中有唱戏的、耍"马戏"的,有"游泳"的、"赛船"的,有"打着秋千"的、表演歌舞的等等,但他们绝不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那种忘掉国耻的寻欢作乐者,且看他们"壮丁(指健壮的小伙子——笔者)操练","惊心的标语林外高悬/通俗的墙报字大如拳/高尚的娱乐尽力宣传","话剧京腔都宣传抗战","有的是家破人亡/以耻辱换来茶饭/民族的清白/啊/只能以抗战清算!"抗日军民有"最近的目标",那就是"夺回武汉",他们的最终目标,则是"随着大江东去收复河山"。对此,老舍用了较大篇幅,对老河口外围的抗日战场进行了生动描绘:

  在这虚浮的繁闹里面,
  却有一股鸣声不大的清泉,
  流到桐柏,流到襄樊,
  流到大洪大别几座雄山,
  会合着血的渠流,血的溪涧,
  浩浩荡荡,流成了血的长川;
  它以泉的清明,血的激溅,
  镇定如山,疾驰如箭,
  ……
  在桐柏山前,在襄河两岸,
  每一个故事都是哀艳的诗篇。

  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以老河口为中心的抗日军民,不是把老河口当成世外桃源,也不是在那里空想抗战的胜利,诗中写道,从"桐柏"山到"襄樊",从"大洪"山到"大别"山,"浩浩荡荡,流成了血的长川",这分明表现了我抗日军民浴血奋战的壮阔场面;而"叫暴敌的骄狂变为羞惭"、"随着大江东去收复河山",又分明表现了我抗日军民抗战必胜的坚强信念。这充分体现了《老河口》诗,战斗号角的特色。

  不仅如此,在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对被俘的日本兵我们也给予优待,还让"日本的俘虏也参加表演",而且还不是个别的例子,正如诗中写道:"只要投诚,便以诚相见/大国的风度不记前嫌!"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宽广而博大的胸怀,也是抗战必胜的民族自信心的最好体现,同时也把中国人民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表现到了极致;而且也体现了老舍胸怀的博大、目光的敏锐和透辟的分析力的一贯性 ,因为在此后的《四世同堂》里,他也塑造了一个居住在小羊圈胡同里、对中国人民怀有友善态度的日本老太太。我们把这两者联系起来,就不难发现,在抗日烽火燃遍神州大地的紧要关头,老舍先生竟然敢于如此着笔,这不仅要有高度的政治洞察力,而且还需要具备非凡的胆识和魄力。

(三)"小汉口"的生动描绘

  老舍说他的《剑北篇》具有"纪实"和"游记"的特点,的确不假。老河口也被当地和周边的人称为"河口",它原是光化县的城关镇,老舍在诗中三次用"河口"一词:"河口的公园"、"河口的风景线"、"河口的风光",可见老舍在老河口时,是深入到了最基层,深入到了民间的,否则不可能有这样的了解程度。后来光化撤县建市时,起初还有人提议叫"河口市",由于我国云南省与越南交界处,有一个地方也叫"河口",为了避免地名的重复,所以最终定名为"老河口市"。

  且看当时的这个"小汉口":

  尽管城乡的结合部,"城里是田,城外是田",而城市中心的道路却密如蛛网,号称有72条街,请看:

  柳阴以外,公园的门前,
  窄窄的街衢,高墙深院,
  重要的商家门儿半掩;
  三步一家旅馆,
  五步一家饭店,
  ……

  ——这就是老河口"小汉口"似的街区。

  在"柳林一片"的掩映之中,"锣鼓喧天/三步一家茶馆/五步一座戏园",由于不少老百姓是来自华北、华中地区,所以其表演形式也就颇为丰富,有"河南坠子",有"汉调京腔",还有"山东的马戏"等等,观众也是"人海人山","彩声不断,掌声震天"——这就是聚集在老河口的、来自各地的艺人,具有各地域、地方色彩的文艺表演。

  还有"柳阴下,大道边/五光十色尽是小摊","瓜枣"、"冰莲"等各地的"土产",也"南腔北调的吆唤"得有声有色--这就是聚集在老河口的"南腔北调"的方言和品种繁多的土特产品。

  "饭馆"的店主也是来自"各方",而且"锅勺交响,酒辣鱼鲜",生意兴隆,好不红火--这就是聚集在老河口的具有各种口味,而且生意兴隆的餐饮业。

  "到晚间,灯明如昼,柳影珊珊/老幼男女,静立成环/儿童们唱歌,还加以表演/且歌且舞,声和步圆"--这就是战时老河口欢闹活跃的夜景。

  接着诗人把目光投向老河口的汉江之滨,看汉江中"大小的木船/高矮的桅杆/水上的人家男呼女唤/江风淡淡浮动着几处炊烟"……

  通过老舍从城内到城外,高屋建瓴,宏观而细腻地观察与把握,他便极其敏锐地看出老河口地域性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一幅清晰而鲜活的老河口的鸟瞰图,让人们尽收眼底:它"北通豫陕,下走襄樊/水陆车船集中在这一点",这就是当时老河口有"那么热闹的公园"和有"那么多的旅店"的原因,也是老河口在当时之所以能被称为"小汉口"的原因。《老河口》是老舍以他如椽的大笔,为我们描绘的一幅战时"小汉口"的生动图画。

  在抗日战争的激流中,诗人笔下的老河口,是清新委婉的田园诗,是色彩斑斓的风景画,更是催人奋进的抗战交响曲!   
 
三  读老舍《剑北篇》之《襄樊》

  老舍在老河口为期一周的慰问活动圆满地结束了,下一个目的地是北路慰问团行程计划中最南的一站--襄樊。原计划是乘车离开老河口到襄樊的,因为一场大雨冲坏了道路,于是不得不改乘"木船",由老河口顺汉江而下,白天可观看汉江两岸的风光,于"暮色里看到襄樊",时间大约是1939年8月11日,开始了老舍的襄樊之行,并在回重庆之后,写下了堪称经典之作的《襄樊》一诗,从而为襄樊人民留下了一份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一)诗意盎然的田园风光

  襄樊一带的地域,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显著特征,所以当时的人们把这种特征称之为"南船北马",意即南方人欲北行,乘船至此,可换马继续北上;而北方人骑马至此,可换船继续南下,这不仅是南北交通枢纽的形象说法,而且也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形象概括。这里既有北方的苹果,也产南方的柑橘;这里既是高山连绵、坡岗起伏,又有大小河流纵横、平原广布;这里既有北方的"梆子",也唱南方的"花鼓";这里的人们到了夏季,既收小麦,又种水稻……这就是襄樊独具魅力的田园风光。老舍在诗中独具慧眼,一下子就捕捉到了这种东西融合,南北交汇的特色景观,并且把它诗化了:

  南方的天色,北地的田园,
  谷子玉米,青青的两岸,
  青到远村,青到远山,
  我们看云,云来云散,
  我们看山,山光深浅;
  云来,绿田色暗,
  云开,闪出青山一线;
  云光万变,水声不断,
  水声桨声时急时缓,
  岸上的鸣蝉随着风儿偏北偏南。
  噢,这原始的木船,
  在科学的时代使人归返自然,
  谁能不以渊明的闲散,
  写几句淡如流水的韵言!

  这就是老舍从老河口乘坐木船顺汉江而下,直到黄昏到达襄樊时,一路所见两岸风光的真实写照。

  在夜色里,老舍一行从樊城上岸,放眼望去,"细长的樊城,波影灯光微颤",接着就在"樊侯祠"或与之相毗邻的旅馆下榻,这里离"米襄阳的祠堂相隔不远",第二天清晨,诗人才见到了清晰的樊城:

  看清楚了樊城,长长的护着堤岸,
  路净街长,旅馆商家齐排两面;
  在太平年月,堤下的蓬帆蔽天,
  堤上的市井歌舞流连;
  ……

  这充分体现出樊城作为商业区的特点。襄阳、樊城,隔汉江南北相望,其地势和城市功能的分工,本地历来就有"南城北市"之说。这里诗人先写了"北市",接着再写"南城"。

  这一天,老舍一行安排的重点活动是,"渡河去看""古静的襄阳"。由于侵华日军轰炸的原因,使得襄阳"本来就清闲,现在更清闲的可惨",尽管如此,襄阳古城内的独特古朴的风韵,依然风姿绰约的依稀呈现在诗行里:

  高高的花墙,深深的庭院,
  卷檐长脊,可爱的在房上飞悬;

  这是写襄阳城内颇具南北交融风韵的古民居。

  街头没有什么富丽的商店,
  旧日的官衙却还深邃森严,
  层层的院落,竹木幽然,
  官府的威风还未尽消散。

  这是写襄阳城内历来的官邸,这充分体现了襄阳历来都是地域政治中心的特点。老舍的足迹从襄阳城中心的制高点--"昭明台"徐徐而下,出西门,诗人便把襄阳古城最迷人的画卷展现在人们的面前,那便是令人陶醉的古城墙和护城河:

  护城的溪水风柔波浅,
  疏疏的绿柳,静静白莲,
  城楼瘦耸,树影微偏,
  诗人的古城啊真是在画图间!

  诗人因为时间或是别的什么原因,没有继续西行,所以他很遗憾地没能到距襄阳城西13公里外,诸葛亮曾躬耕苦读达10年之久的古隆中,但"湖北隆中,声名更大"他是很清楚的,而且提前写进《南阳》诗中了。

  接着,老舍一行在襄阳城外由西绕向南,站在城南的岘首山上,举目四望,襄、樊二城尽收眼底,呈"山河四面"之势,正可谓"远山淡淡,一水回环",此时诗人的兴致也随之达到了高潮,于是满怀豪情地放歌道:

  ……水在山前,舟车不断,
  山水之间,诗酒红颜,
  ……
  河水滔滔,双城夹岸,
  形势雄奇也不减武汉!

  自古以来,襄、樊两城就有"铁打的襄阳,纸糊的樊城"(这是因为樊城周围无山可依,而且城墙毁坏较早)之说,老舍先生的"山河四面"也好,"远山淡淡,一水回环"也好,都是画龙点睛的妙笔,活现了"铁打的襄阳"金城汤池的雄伟气势,然而诗人却不是用一种剑拔弩张似的语调,而是用一种极其轻松潇洒的、田园牧歌式的笔调抒发出来的。

(二)积淀丰厚的文物古迹

  襄樊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其文物古迹、历史典故之多,堪列湖北全省之首。从老舍的行程来看,他在襄樊仅仅停留了两天,可是所写的《剑北篇·襄樊》却长达124行,远远超过《南阳》和《老河口》,更加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在极为短暂的停留时间内,诗中所涉及的名胜古迹、历史典故、地貌变迁、重大历史事件等等竟达20处之多,其中有些去处,竟然连现在生活在襄樊的人都难以寻觅。下面按诗中出现的顺序,择其要加以介绍:

  1、关于"襄樊"、"樊城"、"襄阳"与"河道的南迁"

  为了表述襄樊的城市格局和地貌特征,老舍在诗中作了较为详尽地描绘:一条汉江(亦称汉水)穿城而过,江南为襄阳城,江北为樊城,"襄樊"之名由此而得。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襄、樊合称而建市,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于是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老舍1939年到此就有以"襄樊"为题的诗呢?襄阳城是襄阳县的县城,而樊城只是其下属的一个城镇。 "襄樊",当然只能是襄阳城和樊城的合称,其合称又始于何时呢?几种说法不一:

  有人说,据《宋史·理宗纪》载,最早见于南宋《李曾伯记功铭》,作于宝祐二年(公元1254年)正月元日,至今保存完好,它刻于襄阳城西南真武山东麓,劈山凿石,崖面20多平方米,在"襄樊铭"三个大字下,阴刻楷书79字:

  大宋淳祐十一年四月二十有七日,京湖制置使李曾伯奉天子命,调都统高达、幕府王登提兵复襄、樊两城。越三年正月元日铭于岘,其铭曰:壮哉岘,脊南北,翳墉壑,畿陵谷,乾能央,剥斯复,千万年,屏吾国。(其中的标点为笔者所加。)

  但这里存在明显的问题,铭文是先刻的,而"襄樊铭"三个字,则是后来的人重新添加上去的,所以时间、字体、阴刻以及周边的花纹与铭文布局也不尽不同;而且"襄樊铭"三字为横排,与铭文的直排的风格也不统一;

  也有人说,南宋时的笔记小说《二张援襄》(宋·周密)中有"襄樊自咸淳丁卯被围以来,生兵日增"的叙述,以此证明"襄樊"合称之说始于宋;

  于是又有人根据正史《清实录》,查证出最早出现"襄樊"合称的,是该书卷七十九,同治五年(1866)正月甲子日记载的史实。

  以上这些有关 "襄樊"合称的记载,都不表明那时就有了"襄樊"这个行政建制,而襄阳从来都是作为州、郡、府、县而辖樊城的,但"襄樊"一语被人们口耳相传倒也无妨,而老舍也就顺应了这种民习,写下了题为《襄樊》的诗。

  再说襄阳的得名,古人习惯称: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为阴。而襄阳在汉水之南,何以称为"襄阳",而不称为"襄阴"呢?有人解释说,汉江流经襄樊段叫"襄江"或叫"襄河",原有一支从万山以东绕经襄阳城南流过,故得名。这样,整个襄阳城其实就是汉江中的一个洲岛,由泥沙淤积而成,所以襄阳自古有一首民谣:"襄阳是个簰,不准姓高姓蒋的来(当官)。""高"、"蒋"分别是"篙"、"桨"的谐音,意思是怕襄阳这个"大筏子"被"篙"撑走,被"桨"划走,所以成为襄阳人的大忌!说来也怪,查襄阳府志、县志,还真的从来没有发现姓高、姓蒋的到这儿来做知府、知县的;同时在襄阳城内要想建高层建筑,也的确很难。这种传说与民谣,都源于"汉水改道说",也就是老舍诗中所说的"河道的南迁"。但老舍这里的"南迁",似有误,因为即使汉水有过"变迁",那也只能是"北迁",而不是"南迁"。  

  传说归传说,民谣归民谣,但史料表明,襄阳之名始于西汉,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将全国设置为十三州刺史部,其中荆州所属南郡就包括襄阳县。此后除新汉王莽改襄阳为相阳外,汉光武帝即位后恢复襄阳名称,三年(公元208年)始设襄阳郡。从此,襄阳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襄阳是以方位命名的,古人称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反之为阴。那么襄阳是依何地理实体而得名的呢?我们知道襄阳城北和城东北是汉水或一片平原,根本无山。只是城西、城南有山,很显然,襄阳以山命名是不能令人信服的。而《汉书o地理志》和《水经oo沔水注》篇均记载:襄阳"位于襄水之阳",故名。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襄阳是以襄水而得名。可是,襄水是指哪一地理实体呢?是汉水的别称或是汉水改道的称呼,还是另外有一条襄水呢?

  通过历史资料显示,汉水,古称沔水,在襄阳附近并没有改过道,所以襄水不是指汉水。从《水经oo沔水注》篇中得到证实:"沔水又东合檀溪水,水出县西柳子山下,为东鸭湖,……溪水自湖两分,北渠即溪水所导也。……一水东南出……是水当即襄水也,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光绪年间的《襄阳县志o山川》也载:"今檀溪已涸,而襄水不改,城西南诸山之水,皆归渠入汉"。这些史料清楚地记载了襄阳城南确有襄水和它的地理位置。此水,到明代改称襄渠,清代沿用,而襄阳本地人俗称"南渠",直至现在的襄樊市城市建设规划和市政工程建设的正式用名,也称之为南渠。由于名称随着历史的演变,在一般人的概念中,对襄水这一名称,显然已较为陌生了。甚至,至今还有人坚持"汉水流经襄樊段叫襄江"的这种错误说法。

  从上段引文里我们看到的"溪水自湖两分"和"今檀溪已涸"的句子,在老舍诗中可以得到充分地证实,"到了檀溪,可是溪已不见/古时的湖泽变成今日的良田"。

  综上所述,襄阳是位于襄水之阳而得名,但襄水不是汉水,而且汉水也从来没有改过道。因此,在老舍诗中的"河道的南迁"是误传之说。

  2、"樊侯祠"与"米襄阳的祠堂"

  "樊侯祠",从老舍《襄樊》诗中的记载来看,当年他们一行从樊城上岸,住在樊侯祠内或者是与之毗邻的旅馆。据《襄阳县志·祠祀》载:樊侯祠,祀周仲山甫,祭期祭礼均同禹王庙,明代嘉庆年间知府吴华始建,有《樊仲山甫祠堂记》,清代乾隆十八年知府陈锷重修亦立有碑记。据《水经注》中有"樊,仲山甫所封也"之句,仲山甫乃西周后期周宣王(前823-785在位)时的大臣,曾在南征中建功,封于樊为侯爵。这就是"仲山甫"、"樊侯"、"樊侯祠"与樊城乃至襄樊建城历史的关系。

  "米襄阳的祠堂",米襄阳即北宋书画家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称"鹿门居士"、"襄阳漫士",人称"米癫"、"米襄阳",官至礼部员外郎,因古时称礼部郎官为南宫舍人,所以时称米芾为米南宫。他的书法与北宋大书法家苏东坡、黄庭坚、蔡襄齐名,并称为"苏黄米蔡"。其祠始建于元末,系米氏家庙,是其后裔为纪念先祖米芾而建,原名米家庵,现称"米公祠"。它几经毁建,清康熙年间立碑建祠,并将苏东坡、黄庭坚、蔡襄等书法名家墨迹上石于祠。现存祠宇系清同治四年(1865)重建,主要建筑有拜殿、宝晋斋、仰高堂、碑廊、洁亭、九华楼、洗墨池等。有雍正八年(1730)摹刻米芾手书法帖34碣,以及黄庭坚、蔡襄等书法名家的手迹刻石8方。近年来从全国各地征集的米芾手迹100余幅,也已陆续刻石成碑。米公祠周围一带,以及樊城的米庄,为米芾后人世代居住地。

  以上两处古迹,老舍只进了樊侯祠,因为他在诗中写道,"樊侯祠内,一梦如烟";而诗中未提及米公祠内的情形,其原因是当时它已经遭到毁坏,否则离住地这么近的一处著名古迹,老舍是不可能不进去参观的,可在诗中仅有淡淡的一笔,"米襄阳的祠堂相隔不远,幽然与我们相伴"。而现在米公祠得以复建,其建筑规模和书画石刻已蔚为壮观。

  3、樊城"旅馆商家齐排两面"与襄阳城的"官衙""官府"

  老舍通过他敏锐的观察,一下子就把襄、樊两城的地理特征和城市分工抓住了,而且还用对仗工整的笔触描写道,"细长的樊城"与"古秀的襄阳","旅馆商家齐排两面"明显地勾画出樊城商业中心的特点,而多"官衙""官府"的襄阳,则突出了它政治中心的地位,而且历来如此。

  襄阳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易守难攻,为历代兵家所看重。襄阳城约始筑于西汉高帝六年(前201年),城址疑在今襄阳古城西北汉水边。大约刘表迁荆州治于襄阳前后在城东另筑新城,大致为现存的规模。襄阳城自刘表莅襄阳作荆州牧治开始,历代均为州、郡、府、县的治所,所以多"官衙""官府"。特别是明王府,是明仁宗的第五个儿子襄宪王的府第,占当时襄阳城面积的十之二、三,后来被李自成一把火烧了,使昔日豪华的府第荡然无存,所幸艺术珍品绿影壁(王府的照壁)安然无恙,一直保存到今天。

  绿影壁距今500年,壁高7.1米,长25米,厚1.7米,用绿矾石为壁,白矾石镶边,上雕云龙99条,气韵生动,形态各异,是全国石刻艺术中绝无仅有的珍品,与北京北海、山西大同的琉璃九龙壁,并称为我国"影壁三绝",由此可见当年王府辉煌的一斑。

  再说与襄阳城隔水相峙的樊城,历来为鄂西北水陆要冲,汉水上游农副土特产品集散地,素有"小汉口"之称。早在公元502--550年南北朝时,商业已相当发达。李唐盛世,进入鼎盛时期,国内各地行商来者日众。明清之际,沿江兴建码头20个,商旅有川、陕、闽、赣、豫、皖各省及本省会馆19所;以行业命名的街道,有铁匠街、机坊街、皮坊街、油坊街、炮铺街、瓷器街、篾匠道子等。樊城旧城呈木船底形,两头窄,中间宽,东西长约3.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周长7.5公里。南凭汉水,石堤高耸,东、北、西三面筑城。原有城门自西向东为迎汉门、朝觐门、朝圣门、定中门、屏襄门(即鹿角门)、汇通门、迎旭门。城墙已被推平,护城河改为下水道,现仅存定中和屏襄两座城门洞及柜子城、水星台等古遗迹。

  4、"昭明台"

  "昭明台",位于襄阳城中心。1993年老舍夫人胡絜青先生,曾应邀在此举办过个人画展。据史料和实物表明,该建筑是为纪念南朝梁武帝长子萧统而建。萧统生于襄阳,喜好儒家经典,善诗赋,曾在扬州招才学之士,广集古今书籍三万多卷,辑《文选》三十卷。萧统被立为太子后,未继位即病亡,谥号"昭明",故后人称之为"昭明太子",其《文选》也被称为《昭明文选》。故该建筑原名"文选楼",唐代改称"山南东道楼",旧有唐李阳冰篆书"山南东道"四字石刻。明代更名"钟鼓楼",嘉靖时称"镇南楼",清顺治重建后定名"昭明台"。其建筑面南,青砖筑台,中有条石拱砌券洞,洞高4.5米,宽3.5米。台上建三檐二层歇山顶楼房5间,高约15米,东西各建横房4间,台南有鼓楼、钟楼各一。昭明台雄踞城中,巍峨壮观,古誉为"城中第一胜迹",是襄阳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抗日战争期间,襄阳沦陷,楼毁台存。1973年夏因久雨塌陷平毁。1993年于原址重建,为高台基重檐歇山顶式三层阁楼。台基券洞,横跨于北街入口处。同年,将北街建成仿古步行一条街,成为古襄阳城内最繁华的商业街道。

  5、"护城的溪水"

  我们先说"城",这里所说的"城"--襄阳城,建城始于公元前201年的西汉,现存的城墙基本上是明代的墙体,外砌大城砖,内用土夯筑。东、西城墙分别长2.2公里、1.6公里,南北城墙分别长1.4公里、2.4公里;高8.5米,宽5-15米。城门共有6座。据明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知府万振孙题额:东门曰"阳春",南门曰"文昌",西门曰"西成",大北门曰"拱宸",小北门曰"临汉",东长门曰"震华";清顺治五年(公元1645年)知县董上治题额:东门曰"保厘东郊",南门曰"化行南国",西门曰"西土好音",北门曰"北门锁钥"。各城门之上原有门楼,现仅存一座临汉门楼。城墙上另有三座城楼,即仲宣楼、魁星楼、狮子楼。20世纪90年代初复建了城东南角上的仲宣楼。

  诗中"护城的溪水",指的是襄阳的护城河,襄阳城北面有汉水作为天然屏障,其余三面阔如湖面的护城河,据史料记载,早在宋代它的平均宽度就超过了180米,最宽处达到了250米,水深2-3米,并且一直完好地保护到今天,所以天下护城河,以襄阳护城河宽度为之最,堪称华夏第一城池。

  6、"铁佛寺"与"凿齿居士与道安"

  铁佛寺,位于襄阳城西门外,濒临护城河。相传晋习凿齿居士与释道安铸佛像,故以大铁佛闻名,二人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该寺创建于唐代宝历年间,明洪武元年(1368)重修,改名丛林寺,清顺治年间又重建。现仅存大殿,面阔5间,单层单檐歇山式屋顶,其用材讲究,全部用楠木构架。清代毛会建有《铁佛寺诗并序》,其诗云:

  相传铁佛寺,兴废不知年。
  昔以洲为岭,今看海是田。
  钟声渺空际,柏子寄真诠。
  开府能好道,将军亦问禅。
  金身信不坏,胜果复长圆。
  岘首千峰月,铜鞮万井烟。
  檀波岂有意,香盖自天然。
  却笑风尘客,题诗作施钱。

  习凿齿(?-约383),字彦威,东晋史学家,襄阳人。据《晋书·习凿齿传》记载,凿齿少有志气,发愤读书,博学广闻,以能文著称,且崇信佛教,深通佛理。他曾为东晋大将桓温幕僚,升别驾,后与桓温意见不合,出任荥阳太守。因脚疾,解职归襄阳。以后又曾叫他回朝廷修辑国史。十六国时,前秦国王苻坚派大将苻丕率兵十七万,分三路攻进襄阳,其时凿齿在家闲居,著有《汉晋春秋》五十四卷。该书上起东汉光武帝刘秀,下迄西晋,记录了近三百年的史事。他在叙述三国历史时,以蜀汉刘备为正统,魏操为篡逆。他对诸葛亮深怀敬仰之情,专程去隆中凭吊孔明故宅,并写了《诸葛武侯宅铭》,记叙了孔明故宅的情景,论述了诸葛亮志在兴复汉室、统一中原大业的抱负,颂扬了他公正无私,执法严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思想风范和高尚品格。当苻丕将释道安和习凿齿二法师接往长安后,因前秦王苻坚也是一个对佛教很虔诚的信徒,乃大喜曰:"朕以十万师取襄阳,所得唯一人半,安公一人,习凿齿半人。"(《高僧传》卷五)对二人如获至宝,给与隆重的礼遇。

  释道安(312-385),本姓卫,常山五柳(今河北正定南)人,出身于世代儒家,早年父母双亡,12岁出家为僧,曾师事西域大和尚佛图澄,是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位高僧。梁启超在《佛学研究十八篇·翻译文学与佛典》中评价说,"(道)安为中国佛教界第一建设者"。

  道安以后开始外出游学, 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宣扬佛法,45岁以后,由于习凿齿早就听说过道安的大名,于是写信邀请他来襄阳。道安来后,习凿齿立即前去拜访,宾主坐定后,两人自报家门,习凿齿曰:"四海习凿齿。"道安回道:"弥天释道安。"时人以为名对,传诵至今。(《晋书·习凿齿传》) 后来习凿齿给他的好友、东晋名将、名相、晚年隐居会稽东山的谢安(320-385)写信,如此推荐释道安,说道安法师不仅博通内外群书,于"佛经妙义,故所游刃","远胜非常道士","乃是吾由来所未见"。(《高僧传》卷五)从汉、魏直到东晋,这几百年来,从古印度传来的经书渐渐多起来了,但是传经人的姓名、年代,人们却说不清楚,后人考证也很少有结果。于是道安开始编纂经书的总集名目,标明传经人的情况,排列年代时序,结集为《经录》一书。使众经有据,这都是道安的功劳。《经录》一出,各地的学道者,纷纷前来拜师学习。 当时,征西将军桓朗子镇守江陵,邀请道安到江陵暂住一时,后来朱序又邀请道安回到襄阳,以礼相待,结为知己。朱序常常感叹道:"道安法师是佛门的栋梁啊!"由此可见释道安多么被当世的名士贤人们所推崇。道安在襄阳住了15年之久,与凿齿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自古传为佳话。所以老舍也将"凿齿居士与道安"并提,写入诗中。

  铁佛寺与习凿齿、释道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佛教、佛学方面享誉全国,而老舍又信奉过基督教,所以此处再破败他也是要到访的,其情景正如诗中写到的:

  铁佛寺内,殿破碑残,
  孤独的铁佛与骡马为伴,
  小碑上还存着凿齿居士与道安。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引"孤独的铁佛与骡马为伴",在《老舍文集》第十三卷里,原文为"孤独的铁佛与骤马为伴",我怀疑"骤马"的"骤"字有误,似应为"骡马"才讲得通,于是打电话给舒济先生,她经查阅老舍先生的原稿后,并于2006年6月8日下午打电话告诉我说:"你分析的对,我查过了,'骤马'错了,应改为'骡马'。"

  7、"檀溪"

  "檀溪",是马跃檀溪遗址,位于襄阳城西门外真武山北麓山脚下。《三国演义》120回,其中有32回的故事发生在襄樊,"马跃檀溪"就是三国故事中生动的篇章之一,所以老舍说:

  找到了檀溪,可是溪已不见,
  古时的湖泽变成今日的良田,
  那靠山的巨石,是谁凿了个窝眼,
  却算作越溪的马蹄,把历史欺骗!

  小说中描写东汉末年,刘备赴襄阳投靠荆州牧刘表,蔡瑁等预谋杀害刘备。刘备闻讯,慌忙乘"的卢"马出西门潜逃至檀溪,被数丈宽的溪水所阻,眼看追兵将至,他紧勒马鬃,扬鞭高呼:"的卢,今日危矣,可努力!"黑马一跃而起,越过檀溪。如今檀溪边可见两个圆坑,传说为当年刘备马跃的蹄痕。晋唐以来,凡来襄阳的文人雅士,必到此探古寻踪,并留下许多耐人寻味的诗篇。其南侧岩壁上篆刻有"马跃檀溪遗址"六个大字。在《三国志》里确有刘备马跃檀溪的史实,到了《三国演义》里经过文学的夸张,就成了马蹄能把"巨石"踏出"窝眼"的故事。在这里,为了不误导读者,老舍把历史的真实和文学的描写,加以严格的区别,充分体现了老舍纪实游记诗的特点。

  8、"岘首"与"堕泪碑"

  "岘首"在襄阳城南,这一带历史遗迹最为丰富,所以老舍以极其兴奋的笔触写道:

  在堕泪碑前,北望襄樊,
  河水滔滔,双城夹岸,
  形势雄奇也不减武汉!
  繁星似的古迹罗列在路边,
  诗人的墓碑,名贤的祠馆,
  到处给江山以光荣的纪念!

  以上"繁星似的古迹罗列在路边",使得诗人目不暇接,他在诗中说,"岘首不高,而山河四面",这里的"岘首",指的是位于襄阳城南2.5公里处的岘首山,襄阳城西南诸山统称岘山,岘首山地处东南端,是古襄阳的重要标志;诗中所说的"诗人的墓碑",指的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衣冠冢;诗中所说的"名贤的祠馆",指的是,晋始,山上已建有供人游乐的亭阁,和山上原建有六角七层高27米的楼阁,曰"岘首亭",以及山的东麓建有祭祀西晋先后两任名将羊祜、杜预的羊杜祠,1969年修焦枝铁路时拆除;再就是祠内旧有的"堕泪碑",据《晋书·羊祜传》载:"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詠,终日不倦。曾慨然叹息,顾谓从事中郎邹湛等曰:'自由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声,使人悲伤。……'"羊祜去世后,"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唐代诗人孟浩然(襄阳人)也有诗句"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咏此。此地另有汉末刘表设伏毙孙坚的凤林关、唐代大诗人杜甫、晋代太医王叔和的墓皆在此。自古以来,诸多文人骚客无不视此为必拜之地,并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诗篇。现在"堕泪碑"、"孙坚的凤林关"、"杜甫的衣冠冢"等,均已复原于岘山之上。

(三)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老舍先生来襄樊时,全国各地军民对日作战,烽火连绵,激战正酣,而他在《襄樊》诗中为什么用了大量的篇幅去描写田园风光和文物古迹呢?这种表现手法与他后来创作《四世同堂》一样,决不是为写景而写景,也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为了唤起人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美好家园的思念,从而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抗日斗志,从而激励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1、团结奋战的动人场面

  团结奋战,抗击日寇的"随枣的会战",是老舍写作《襄樊》一诗的大背景,日军占领武汉之后,企图继续西进,并且对襄樊实施了轰炸,使得"小巷长街,门儿静掩/几处商店已炸成了破瓦颓垣","静静的古城含泪疏散",这是一幕多么悲怆的场景,然而当时的襄樊儿女和诗人一样,不但没有消极的对待这一切,没有被侵华日军一时的嚣张气焰所吓倒,反而激起了襄樊人民誓死抗敌的情绪,诚如诗中写到的:

  在今天,襄樊的地势,军事当先,
  生意的冷淡增强了仇日的宣传。

  尽管他们的"商店""被炸成了破瓦颓垣",虽然他们的"生意"也"冷淡"了,而且他们也"含泪疏散",但是他们却把日军的狂轰滥炸,变成了团结奋战、抗击日寇的动员令,从而更加强了"仇日的宣传"力度。而且他们充分利用"襄樊的地势","军事当先",对入侵者以牙还牙,一场军民空前团结、战势空前浩大的随枣会战打响了。请看这是一种多么可歌可泣的军民共同抗战的壮观场面啊!

  随枣的会战惊动了襄樊,
  静静的古城含泪疏散;
  随枣的胜利保住了襄樊,
  随着凯歌百姓们回转;
  在城里正像在乡间,
  百姓们随着军队移转,
  再随着军队回还,
  我军的英勇,敌寇的凶残,
  ……
  不怕奔走,不怕艰难,
  他们要与国军同行同返!

  我抗日军民十分清楚,我们所进行的是一场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空前的保卫战,是一场正义的战争,而正义的战争是必胜的,所以"敌寇"再"凶残",他们也充满了胜利的自信。

  老舍来襄樊时,随枣会战正在激烈的进行之中,但前方就不断有捷报传来,于是诗人作为北路慰问团的一员,也就及时地反映当时劳军的场面:"清晨,把锦旗向忠勇的军人呈现/晚间,看广西的女儿把歌剧扮演"。这时,诗人与当地民众和抗日将士,也就完全融合成了一个整体。

  2、悲壮惨烈的随枣会战

  老舍在《襄樊》诗中,用较大篇幅写了随枣会战,这是怎样的一场具有全局性的重要战役呢?

  "随",即当年的随县,"枣",即当年的枣阳县(今均改为市)。"随枣会战"发生在1939年5月。此前,侵华日军华中派遣军的指挥官冈村宁次,正策划着一个很大的阴谋,为了确保武汉,威逼川陕,将战争由长江中游转移到汉水流域,企图将国民政府第五战区的主力部队包围歼灭,为此他调动步兵、骑兵以及坦克、炮兵、工兵等特种部队在内,总计约12万多人,以发动被日军称之为"襄东战役"的大战。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侦察到了日军的动向,同样也为了确保襄樊,待机反攻武汉,便命令第五战区改变原作战部署,准备应战。除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外,先后的参战将领有汤恩伯、张自忠、、孙连仲等,这次第五战区参战部队共投入步兵、骑兵、炮兵、游击纵队,共约20万人。日军的兵力虽少于中国军队,但如果考虑武器因素,日军的整体力量则有着明显的优势。

  5月1日,日军向随县、枣阳发动进攻,我军凭借襄樊为(长)江汉(水)要冲和大洪山、桐柏山的战略要地,奋起迎战,于是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随枣会战"。此次战役,敌我双方投入的兵力之多,覆盖的地域之广,双方交战次数之多,持续的时间之长,双方损失之惨重,在整个抗日战争中都是罕见的。我右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于1940年5月16日在襄樊市南的宜城县(今改为市)境内的十里长山,殉国疆场。我方部队伤亡63127人,共毙伤日军45914人。自此中日双方会战的军队形成隔汉江对峙状态。

  3、老舍来襄樊和后来写《张自忠》

  老舍来襄樊是1939年8月,张自忠壮烈殉国是1940年5月,老舍写成四幕话剧《张自忠》是1941年1月,老舍写完并出版《剑北篇》是1942年5月。

  老舍写《张自忠》整整用了三个月,在这个四幕的剧本中,选取了"临沂之战"、"徐州掩护撤退"、"随枣之役"和"殉国",集中表现抗战将领张自忠的身先士卒、严明军纪、体察下情、深得民心,特别突出了他身上英勇无畏、与侵略者血战到底、战死疆场的精神,以此来激励抗战中的人民。在1940年12月1日出版的《抗战文艺》"出版预告"上就写道:"张自忠将军七七抗战开始,迄至襄樊胜利,尽了不能再尽的责任,终之以身殉国,为抗战历史增加了不可缺少之一页,这一页的内容,由老舍先生,尽数月之光阴为之搜集整理,其《张自忠》四幕剧,即数月来之最后结晶,亦即占有抗战历史之一页之不朽之作。"

  在这部四幕的话剧中,有两幕的故事发生在襄樊 。在老舍离开襄樊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动笔写《张自忠》,我们完全有理由把老舍到襄樊,看成是他写作这个剧本的一次实地考察,这其中既包括了军事形势、地理特征、军人气质、民众情绪等等。

  尽管老舍自认为,这个剧本写得是不太成功的,但剧中民族英雄张自忠说的那句话:"抗战就是民族良心的试金石!"却深深地烙进了读者的心田。在现在襄樊宜城市的"张自忠将军纪念馆"里,还珍藏着老舍先生的照片和他所写的剧本《张自忠》。

  无论是老舍先生还是张自忠将军,襄樊人民都将永远地铭记着他们!

四、老舍来襄樊前后的一些花絮

  老舍在英、美呆的时间较长,但他永远眷恋着自己的祖国和他的故土北京,他接触过许多高端的人物,但他心里装的、笔下写的永远是那些生活在他身边的、各行各业的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他为人极为谦和,以助人而为乐,但他又极讲原则性;他外柔而内刚,幽默而务实;他著作等身,而他本人就是一部令我们永远读不完的书。这里我们仅介绍他来襄樊前后的一些花絮,以便我们更多一点的了解老舍。

  1、 老舍给孩子取名

  老舍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儿,1933年出生于济南,于是他给她取名为"舒濟"(那时没有简化字),他的夫人胡絜青说话了:"你可真会给孩子取名字啊,这么多笔画叫她上学时怎么写?"老二是男孩,1935年出生于青岛,取名为"舒乙",这时老舍说话了:"这回名字的笔画简单了吧?"老三也是女孩,1937年8月1日出生于青岛,那是个下雨天,于是取名"舒雨"。这里我们且不说老舍的幽默,我们在前面介绍过,老舍是1937年11月15日离开山东的,当时的舒雨才刚刚出生三个半月,而且济南已经响起了爆炸声,所以老舍不得不抛妻别子,"抚摸了两下孩子们的头,提起小箱极快的走出去",挤上了最后一列火车,踏上了只身南下武汉的抗日救亡之路。

  2、 初到武汉的老舍

  1937年11月18日,老舍到了汉口,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活,先住在一位中学时期的姓白的同学家里,后应武昌华中大学教授游泽丞(游国恩)之邀,迁至武昌云架桥,不久又与其他友人一道,应邀住进了千家街福音堂冯玉祥的公馆,因为冯将军1932年住在山东泰山时,因倾慕老舍的文品和人品,就有过约会和交往,这次请来老舍,他特别高兴,挥笔写了一首"丘八"味儿十足的诗赠给老舍:"老舍先生到武汉,提只提箱赴国难;妻子儿女全不顾,蹈汤赴火为抗战!老舍先生不顾家,提个小箱子撵中华;满腔热血有如此,全民团结笔生花!"这首大实话的诗不知逗乐过多少人。

  1937至1938年在冯玉祥官邸居住期间,周恩来曾亲自去看望冯玉祥和老舍,一起谈论抗日宣传的形势,对此老舍感到十分兴奋,为了宣传抗战需要,他从此开始了鼓词、坠子、相声等大众通俗文艺的创作。这一期间可以说是老舍人生道路和创作道路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3、 谁抗战"我就跟谁走"

  1938年5月中旬,"文协"在武汉召开第二次理事会,会后老舍写了《会务报告》,记载了这次理事会的情况,文中,在周佛海名下注明了"早退"二字,而对周恩来在会上讲话的情形,却有一段细致而又颇带感情的记述:

  轮到周恩来先生说话了。……他说,必须设法给文协弄些款子,使大家能多写些文章,使会务有更大的发展。最后(他眼中含着泪)他说他要失陪了,因为老父亲今晚十时到汉口!(大家鼓掌)暴敌使我们受了损失,遭了不幸;暴敌也使我的老父亲被迫南来。生死离合,都增强了我们的团结!告辞了!(掌声送他下楼)

  同样是提前离会,前者态度傲慢地不告而辞,而后者在简要地讲了一番务实的话之后,则彬彬有礼地说明了提前离会的理由,老舍的如实地记录,也充分显示了他对国民党反动头目的冷漠与蔑视,和他对周恩来人品的敬佩之情。同时,周作人当汉奸的嘴脸刚一显露,他就与茅盾等18人联名发表了《给周作人的一封公开信》,信中说:"先生此举,实系背叛民族,屈膝事仇之恨事,凡我文艺界同人无一不为先生惜,亦无一人不为先生耻。"可见老舍的爱憎是何等的分明,也诚如他明确表示的:"我不是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谁真正抗战,我就跟谁走,我就是一个抗战派!"

  4、 慰问团中谁与老舍同行

  《剑北篇》中的其它诗篇我们不说,仅就《老河口》和《襄樊》而言,我们所看到的几乎是老舍一人在独来独往,根本看不出这个团的头是谁,同行者都有哪些人,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这个慰问团,是由重庆的国民政府组建的,上上下下几乎都有较浓重的国民党右翼色彩,其总团长兼北路慰问团代表张继,北路慰问团分团长贺衷寒,均为昔日的反共干将,而团内惟有老舍一人是无党无派的文化人。在组团的时候,老舍曾有意邀请他认为"最富正义感"的作家张恨水与之同行,却因张笔债太多而未果。所以在整个的慰问行程中,老舍视同行者为陌路人而不屑于提到他们,否则还怕别人误认为自己与他们是一伙,由此可见老舍的一身正气。

  5、 到延安而不见《延安》

  老舍一行曾两次到延安,第一次是1940年9月9日下午,到达时受到三、四千人列队欢迎。当晚,延安各界代表,分别到慰问团成员下榻的招待处拜访,并设宴为慰问团洗尘。10月10日下午,慰问团赴抗日军政大学参观。晚上,毛泽东到招待处拜访慰问团全体团员,并设宴招待,当毛泽东向老舍敬酒的时候,老舍说:"毛主席是五湖四海的酒量,我不能比!"这是一个十分微妙的场合,当时张继、贺衷寒等人都在场,老舍只能说以上既不失热情,而又十分得体的话。在接下来的欢迎会上,毛泽东致词,张继、贺衷寒、老舍等人分别讲话。老舍主要讲了文化人在团结抗战中所起的作用,和在"文章下乡"口号下所取得的成绩。

  次日,北路慰问团继续北上,直至9月21日返回延安,这天参观了延安鲁艺和延安女子大学;22日下午,边区文化界、青年团体、报刊杂志社等与慰问团举行座谈会,会间,毛泽东到会并讲话,晚上9时与大家共进晚餐,直至深夜12时方尽欢而散。23日晨,慰问团离开延安。

  老舍延安之行的机会是相当难得的,活动内容是极其充实的,所见到的人和事,尤其是与毛泽东的多次见面、交谈、赴宴,都给他留下了美好而难忘的记忆,可在他多达27首,长达3000余行的《剑北篇》里,却就是没有一首《延安》诗,这当然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但是,当我们从前面所介绍的国共两党的关系,以及老舍在这个夹缝中的处境,我们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不写"延安"这个敏感话题的原因了。

  今年8月,是老舍先生冒着敌人的炮火来襄樊67年的日子,也是先生含冤辞世整整40周年的祭日,我们谨以此文奉献给远在八宝山的先生的墓前,尽管那墓里并没有先生的骨灰,而只有他生前戴过的一副眼镜、一支钢笔、一支毛笔、一小袋茉莉花茶,但"文艺界尽责的小卒",不,一位"巨匠",踏踏实实地"睡在这里" !

  参考文献:

  ①魏平柱:《临汉文史考析》,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
  ②王惠云 苏庆昌:《老舍评传》,花山文艺出版社,1985年10月出版。
  ③甘海岚:《老舍年谱》,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7月出版。
  ④关纪新:《老舍评传》,重庆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

  2006年6月12日  完稿于襄阳城

 

  附老舍原诗:


剑北篇·老河口


  城里是田,城外是田,
  一片儿玉米,一片儿蓝靛,
  静静的城垣,
  把绿的风光截成两段;
  身在城里,还疑是郊园,
  怎么不见稠密的人烟?
  忽然,柳林一片,
  锣鼓喧天,
  三步一家茶馆,
  五步一座戏园,
  河南坠子配着单调的丝弦,
  汉调京腔争鸣着鼓板,
  如雨的汗,
  不断的烟,
  山东的马戏人海人山:
  柳阴下,大道边,
  五光十色尽是小摊,
  私货杂着土产,
  瓜枣配着冰莲,
  南腔北调的吆唤,
  九州岛四海的吃穿;
  成排的草棚,各方的饭馆,
  锅勺交响,酒辣鱼鲜,
  同时,小亭在溪畔,
  球场在林间,
  壮丁操练,
  士女游玩,
  欢笑的小儿女打着秋千;
  惊心的标语林外高悬,
  通俗的墙报字大如拳,
  高尚的娱乐尽力宣传,
  哪天游泳,哪天赛船,
  赛球赛马,都写在门前;
  小孩们唱跳,百姓们游玩,
  人群里面来往着军官,
  一道玩耍,一道谈天,
  大家同乐就一样的尊严,
  露天的戏台,人人白看,
  到晚间,灯明如昼,柳影姗姗,
  老幼男女,静立成环,
  儿童们唱歌,还加以表演,
  且歌且舞,声和步圆,
  小小的领导年方十二三;
  话剧京腔都宣传抗战,
  台底下一阵儿兴奋一阵儿悲酸;
  看,日本的俘虏也参加表演,
  一个高歌抗战,
  一个筋斗连翻,
  彩声不断,掌声震天,
  只要投诚,便以诚相见,
  大国的风度不记前嫌!
  这是河口的公园,
  这是战时河口的风景线。
  柳阴以外,公园的门前,
  紧接着市区与商店;
  窄窄的街衢,高墙深院,
  重要的商家门儿半掩;
  三步一家旅馆,
  五步一家饭店,
  战争是风,蓬飞萍转,
  战时的繁荣,繁荣了客栈。
  穿出小街,脚下就是河岸,
  大小的木船,
  高矮的桅杆,
  水上的人家男呼女唤,
  江风淡淡浮动着几处炊烟。
  北通豫陕,下走襄樊,
  水陆车船集中在这一点,
  那么热闹的公园,
  那么多的旅店,
  小汉口的复兴说明汉口的沦陷!
  这浮动的繁荣虚掩着悲惨,
  以肉身作资本的女儿就有好几千!
  有的是蓬随风转!
  有的是家破人亡,以耻辱换来茶饭,
  民族的清白,啊,只能以抗战清算!
  在这虚浮的繁闹里面,
  却有一股鸣声不大的清泉,
  流到桐柏,流到襄樊,
  流到大洪大别几座雄山,
  会合着血的渠流,血的溪涧,
  浩浩荡荡,流成了血的长川;
  它以泉的清明,血的激溅,
  镇定如山,疾驰如箭,
  教暴敌的骄狂变为羞惭;
  与这清泉为伴,
  诗人弹弄着琴弦,
  多少超人的勇敢,
  多少血肉的奇谈,
  在桐柏山前,在襄河两岸,
  每一个故事都是哀艳的诗篇。
  这清清的泉水激动着那血的长川,
  今夜出袭,明朝应战,
  最近的目标是夺回武汉!
  河口的风光只表现了这清泉的一面:
  它的从容,它的恬淡,
  没有激鸣而气度明远;
  假若政治方面有良好的根源,
  或及时的能有新的树建,
  使军民同战,军政相联,
  象两溪清水合成绿川,
  那襄汉之滨与山泽之间,
  将有更多的歼敌的争战,
  随着大江东去收复河山!

剑北篇·襄樊

  在这古邦,真的,连天时也会作战:
  绥远的黄风使倭奴胆寒,
  中原的急雨教敌马深陷;
  借着风雨声声,风雨的昏暗,
  我们奇袭,刀枪是闪电;
  送命的敌兵说也可怜,
  也许正梦着樱岛月圆,
  也许正梦着美女金钱;
  刀抹了哨兵,连喊也未喊,
  轻快的我们爬过墙垣,
  雨声潇潇,刀急如闪,
  结束了一片梦里的依恋与凶残!
  拉了驯顺的大马,搬了枪枝子弹,
  不象打仗,倒象割谷收田;
  哪一位壮士不笑着夸赞:
  好雨!好雨!湿透我们的征衫,
  可也润透了我们的良田,
  还给啊敌营落了炸弹!
  当我们正要走向襄樊,
  连阴的大雨又把公路冲断,
  敌马与炮车正陷在泥滩,
  我们却从容的上了木船。
  南方的天色,北地的田园,
  谷子玉米,青青的两岸,
  青到远村,青到远山:
  我们看云,云来云散,
  我们看山,山光深浅;
  云来,绿田色暗,
  云开,闪出青山一线;
  云光万变,水声不断,
  水声浆声时急时缓,
  岸上的鸣蝉随着风儿偏北偏南。
  噢,这原始的木船,
  在科学的时代使人归返自然,
  谁能不以渊明的闲散,
  写几句淡如流水的韵言!
  夕阳欲沉,鸦急舟缓,
  入了黄昏,水声越急桨声越慢!
  猜想帮忙着双眼,
  暮色里看到襄樊!
  襄樊,多么古远!
  襄樊,又多么清鲜!
  那么多的历史难道都是昨天?
  多少代的英雄与争战,
  多少代的诗境与江山,
  从历史的青春,自我的幼年,
  就那么峥嵘灿烂,香满了心间,
  今天,在这微茫的两岸,
  都立在我眼前!
  长细的樊城,波影灯光微颤,
  古秀的襄阳,连个灯光也不见,
  是抱着什么诗里的辛酸,
  还是什么现实的幽怨?
  舍了木舟,跳上微湿的堤岸,
  在樊侯祠内,一梦如烟,
  城远声稀,波平柳暗,
  米襄阳的祠堂相隔不远,
  幽然与我们相伴。
  清晨,把锦旗向忠勇的军人呈献,
  晚间,看广西的女儿把歌剧扮演,
  看清楚了樊城,长长的护着堤岸,
  路净街长,旅馆商家齐排两面;
  在太平年月,堤下的篷帆蔽天,
  堤上的市并歌舞流连:
  在今天,襄樊的地势,军事当先,
  生意的冷淡增强了仇日的宣传。
  那古静的襄阳,我们渡河去看,
  本来就清闲,现在更清闲的可惨!
  高高的花墙,深深的庭院,
  卷檐长脊可爱的在房上飞悬;
  小巷长街,门儿静掩,
  几处商店已炸成了破瓦颓垣;
  随枣的会战惊动了襄樊,
  静静的古城含泪疏散;
  随枣的胜利保住了襄樊,
  随着凯歌百姓们回转;
  在城里正象在乡间,
  百姓们随着军队移转,
  再随着军队回还,
  我军的英勇,敌寇的凶残,
  教他们认清这不是内战,
  不怕奔走,不怕艰难,
  他们要与国军同行同返!
  壁上的捷报仍新,又添了几张画片,
  老人小孩读了又读,看了再看,
  相信了国军能保卫江山,
  看一看自己的家门,点头微叹!
  街头没有什么富丽的商店,
  旧日的官衙却还深邃森严,
  层层的院落,竹木幽然,
  官府的威风还未尽消散。
  我们从昭明台下走向厢关,
  护城的溪水风柔波浅,
  疏疏的绿柳,静静白莲,
  城楼瘦耸,树影微偏,
  诗人的古城啊真是在画图间!
  铁佛寺内,殿破碑残,
  孤独的铁佛与骡马为伴,
  小碑上还存着凿齿居士与道安。
  离了关厢,顺着田畔,
  找到了檀溪,可是溪已不见,
  古时的湖泽变成今日的良田,
  那靠山的巨石,是谁凿了个窝眼,
  却算作越溪的马蹄,把历史欺骗!
  岘首不高,而山河四面,
  远山淡淡,一水回环,
  古代的风流,随着河道的南迁
  而花残人散;
  在昔年,水在山前,舟车不断,
  山水之间,诗酒红颜,
  而今哪,时迁水远,青草伴着流烟!
  在堕泪碑前,北望襄樊,
  河水滔滔,双城夹岸,
  形势雄奇也不减武汉!
  繁星似的古迹罗列在路边,
  诗人的墓碑,名贤的祠馆,
  到处给江山以光荣的纪念!
  可是,连桑田沧海都听命于时间。
  就是秉烛夜游也苦夜短!
  冒着小雨我们赶回渡船,
  浩浩的烟水四顾茫然,
  我们要早归,我们要早眠,
  明天啊,要与忠诚的将士一同纪念,
  纪念那民族革命的八一三!


  (注:《老舍文集》第十三卷,第250页,《襄樊》诗中的诗句"铁佛寺内,殿破碑残/孤独的铁佛与骤马为伴",其中"骤马"一词,我以为有误,似应为"骡马"才讲得通。于是我于2006年6月7日打电话给舒济,她经查阅老舍先生的原稿后,并于2006年6月8日下午回电话给我说:"你分析的对,我查过了,'骤马'错了,应改为'骡马'。"--笔者,2006年6月12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手机版|中国老舍研究会 老舍学网站 ( 工信部 京ICP备15044481号 公安 11010802029916 )

GMT+8, 2024-3-29 12:38 , Processed in 0.03999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Licensed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